隧道窑的烧成带应注意的是:烧成带的温度控制与调节。烧成带是隧道窑焙烧中最重要的一个区段,因为在烧成带是隧道窑内要达到的最高烧成温度区域。
在烧成带要完成焙烧过程中最终的物理、化学变化,使砖瓦产品获得预期的强度以及耐久性等理化指标。所以烧成温度控制的好坏,直接关乎着产品的质量和产量,同时也影响着其他两带(前部的预热和后部的冷却)的热工制度。
结合国内绝大多数都是内燃焙烧的特点来讲,烧成带温度的控制实际是控制最高温度点。内燃焙烧时,特别是有的还补充外然煤的情况下,很难控制温度的稳定,因此不可避免地会出现较大的温差,不仅存在坯垛的上下温差,也存在中部与边部、边部与边部的温差。其主要原因就是内燃加入量不稳定、看火不准、加煤不匀、用闸、码坯不好等造成。
最高温度点的控制非常重要,一般控制在由第一排加煤孔算起的加煤孔排数的2/3处,并且该位置一般要保持相对的稳定,没有特殊情况不得频繁移动。否则会影响保温时间的长短,也会影响到预热升温曲线以及冷却曲线。最高温度点的较大波动,对焙烧是极其不利的。
隧道窑的冷却带应注意的仍然是温度的控制与调节。冷却带的温度制度主要取决于烧成温度和冷却所用的空气量。用于冷却的空气量大,冷却的速度就快;反之,空气量少,冷却速度就会减缓。但是,用于冷却的空气量过大,送到烧成带的助燃空气量就相应增多,使烧成带的空气过剩系数变大,必然会降低烧成带的温度,一定情况下也会浪费燃料。一般说来,烧成带的空气过剩系数保持在2~2.5时较为合适。
如果用于冷却的空气量不足,不仅会降低冷却的效果,而且也会影响到烧成带燃料燃烧所需的助燃空气量的供给以及隧道窑内的压力制度和预热带的预热效果等,也就是说全窑的通风量不足。
为了加强冷却速度,要尽量加大冷却空气量,但又不能使过多的空气进入烧成带。此时可在冷却带适当位置上设置热空气抽出系统,即把多余的热空气抽出送往干燥室,也就是常说的余热抽取系统。
但是这种设置和操作一定要控制抽出的热空气量和确定恰当、合理的热空气抽出孔的位置,以便能够维持冷却带合理的温度制度。
当抽取的热空气量过大或在紧靠烧成带后端的高温区段不恰当的位置抽取热空气时,都会引起隧道窑内温度急剧下降或造成烧成带热空气倒流,特别是在含游离石英量大的坯体中,可使产品出现冷却裂纹或哑音,造成火行速度减慢等。一般要在500℃以下的部位才能大量抽取窑内的热空气。
由于在冷却带设置热空气抽出系统的复杂性以及在操作中的敏感性,有的建窑人员就干脆把这一余热抽取系统给取消了。这样的隧道窑怎样才能做到热量的有效利用呢?怎样才能保证烧成带有合理的空气过剩系数呢?换句话说,这样的隧道窑还有什么先进性可言呢?